“22万彩礼,包结婚、包签证、包过上好日子!”江苏男子小李听信了婚介的“三包承诺”,欢天喜地迎娶了一位越南新娘。
可没想到,婚后仅仅一周,新娘说要“回娘家探亲”,结果一去不回,电话关机,社交账号全部注销。小李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婚了!小李起诉至法院,法院审理认为,小李与婚介之间形成中介合同关系,但涉外婚姻介绍是国家禁止经营的业务,婚介收取高额费用,以牟利为目的介绍婚姻,使婚姻商品化,违背了公序良俗,应视为无效。
最终,法院判决婚介返还小李中介服务费 22 万元。 真实发生的跨国婚恋诈骗案,类似“越南新娘跑路”的新闻屡见不鲜,但仍然有无数中国单身男性前赴后继,试图通过“花钱娶外国老婆”来解决婚姻难题。但现实是,这样的“捷径”,往往通向更大的坑。 中国单身男性突破4000万,农村“剩男”问题严峻,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约3200万,其中适婚年龄20-40岁的单身男性超过4000万。尤其是在农村地区,高昂的彩礼和男女比例失衡,让很多男性“娶不起本地媳妇”。 相比之下,越南由于历史战争影响,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约100:98,加上经济相对落后,使得部分女性愿意通过跨国婚姻改善生活。然而,这也催生了一条黑色产业链——假结婚、真骗钱。 不少跨国婚介公司打着打着“包办婚姻、签证无忧、感情稳定”的旗号,收取 10万到30万不等的费用,承诺新娘会呆满几年,负责就退款。但现实是,新娘可能是“演员”,有的女方根本无意长期生活,只是配合中介演戏,拿到钱后找机会逃跑。 部分中介利用短期探亲签证(Q1)入境,婚后一旦逃跑,受害者很难追责,而且由于涉及跨国法律问题,受害者往往投诉无门,中介却早已卷款跑路。
十个跨国婚介,八个不靠谱!一位曾调查过此类案件的律师直言,“很多中介连营业执照都没有,合同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。” 跨国婚姻,非必要不尝试,跨国婚姻本身并非不可行,但通过“买卖式婚介”找对象,风险极高,有时可能“钱花了,婚却没结成”。 如果真想找外国伴侣,建议通过正规社交、留学或工作途径认识,而不是依赖中介“包办婚姻”。“一手交钱、一手交人”的交易,那结局往往不会美好。否则,可能老婆没留住,钱包还被掏空——这婚不如不结
本站永久:更新免费彩金,博彩策略,曝光各大黑台,实时报道海外动态事件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
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温馨提示:本站立足于菲律宾遵守法律服务于海外华人,谢绝中国大陆地区含港.澳.台访问!如您未满十八岁或当地法律不允许之年龄、亦或者您对本站内容反感,请自觉离开本站!
暂无评论内容